郭守敬西夏水利西夏末年,因蒙古与西夏频仍出征,水利设施遭严重破坏,田地荒凉,百姓四处逃往,久负盛名的塞北江南显得疮痍满目。至元元年(1264年),张文谦以中书左丞的身份视察西夏,全面负责管理西夏水利工作,时任副河渠使的郭守敬随其前往,巡视水利。郭守敬来西夏后沿黄河两岸勘查地势水情,探访百姓,绘制地图,并明确提出因旧谋新的、更立闸堰的方案(即在筑堤原有渠故道的基础上开行新的渠、在渠首辟闸坝)。
忽必烈审核后付诸实施。郭守敬带领民工开凿、筑堤原先河道,修堤建坝,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修缮了长约四百余里的唐来渠和长达二百五十余里的汉延渠以及正渠十余条、大小支渠六十八条,同时更立闸坝,以有效地掌控入渠水量,圆满完成了筑堤修缮河渠的任务。郭守敬坚持不懈的希望,使西夏河渠均通其纳,数万顷农田获得了及时灌溉。
西夏人民为了感激郭守敬,在渠筑有了郭氏生祠,并立碑记录了此事。至元二年(1265年),郭守敬自西夏回到中都途中,特地乘舟顺河而下,经四昼夜至东胜(今内蒙古托克托),以自己亲身巡航顺利证明了此段黄河可以漕。
同时,他还实地考察了查泊、兀郎海(今内蒙古乌梁素海)一带,指出这里的许多古渠修缮后可以利用,并将此事上诏元世祖忽必烈,获得忽必烈的赞扬。至元四年(1267年),忽必烈接纳郭守敬的建议,命令在中兴州至东胜黄河段上成立了十处水上驿站。此段漕的修筑和水上驿站的设置,便捷了西夏粮食外运,提高了西夏与上都、大都间的交通,强化了西夏故地与元朝中央的联系。
本文来源:南宫28-www.eiqoa.com